互动交流
在线访谈
工业设计漫谈.jpg
直播时间: 2022-03-10 19:00:00
上线嘉宾: 杨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受理范围: 为促进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推动泉州制造向泉州“智造”转变,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特举办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系列讲座。第一阶段共安排6场,由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工信服务中心和泉州市宇朔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本期为第3讲:工业设计漫谈 ,欢迎有兴趣企业收看直播!
播出媒体:
文字精选实录
文字精选实录

☆问㈠:工业时代有什么特征?

★答㈠:

⒈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动力和劳动力效率的提高)

⒉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过程和控制效率的提高)

⒊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交流和互动效率的提高)

⒋工业4.0是智能化时代(判断和预测效率的提高)

 

☆问㈡:工业设计是如何定义的?

★答㈡:

⒈所谓工业设计从广义上说,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用明确的手法表示出的系列话的相关行为。它包含了,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的从产品创意、生产、品质、技术和服务等全面的设计过程。

⒉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主要是指对于那些与人的衣、食、住、行、用相关的产品,就其功能、技术、材料、构造、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各种因素,从社会、经济、技术的角度进行的综合设计与实施。从而引导人们在社会交往、生活品质、工作效率等多方面有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状态。

 

☆问㈢:现代工业设计有哪些代表?

★答㈢:

⒈以德国为代表的,关键词:严谨、功能主义、技术美

⒉以意大利和法国为代表的,关键词:文化、艺术化、奢侈

⒊以北欧为代表的,关键词:简约、质朴、自然

以美国为代表的,关键词:效率、重商、消费

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关键词:精细、性价比、贸易、娱乐

 

☆问㈣:回顾中国工业革命的历程,主要经历哪些工业革命?

★答㈣:

中国社会尝试过4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1861-1911年以戊戌变法为代表;(引进工业体系)

第二次:1911-1949年以辛亥革命为代表;(改变社会性质)

第三次:1949-1976年以大跃进,大炼钢铁为代表;(模仿计划经济)

第四次:1978-今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工业革命获得成功。(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问㈤:工业设计涉及哪些基本概念?

★答㈤:

⒈评价要素:人、产品、环境、设计者、投资人、技术人员、生产管理者、经营者、销售人员、消费者;

⒉评价角度:作品、产品、用品、商品、废品。

⒊工业设计在产品设计开发中要掌握的原则:分析问题的方式:定量与定性;认识问题的方式:客观与主观;思考问题的方式:理性和感性;判断问题的方式:推理与经验;描述问题的方式:科学与艺术;表达问题的方式:抽象与具象;解决问题的方式:逻辑与直觉

⒋工业设计的多面性:政策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教育层面,理论层面,科技层面,艺术层面,社会层面,实践层面、职业层面等等。

 

☆问㈥:请谈一下中国工业设计的现状?

★答㈥:

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和职业的发展

理工类和艺术类

理论体系的构建:现在是学习国外的理论为主,实践尝试为辅的形式;未来中国的工业设计即将是实践总结,理论升华为主,借鉴国外为辅,争取走出自己的路。

目前职业岗位强调设计人员的能力产品设计创意的技能、技巧、技法掌握;

将来职业岗位强调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独立思考与综合创新的能力。

中国的工业设计公司类型

以产品创意设计服务为主导的工业设计;

以产品创意为切入点;以把握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为基础;以实施批量化生产为标准;以实现商品化为利润点;以创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工业设计。

企业对工业设计可能的要求(工业设计对企业的作用)

改良产品:针对现有产品(调整、改动),(绝大部分),(短期见效);

改进产品:针对现有产品(增减、减少或改变),(一部分),(中短期见效);

共同开发产品:针对新的产品(一少部分),(中长期见效);

研究创新产品:针对将来的产品(研究探讨可能的产品设计开发趋势),(极少部分),(长期见效)。

企业与工业设计的合作方式

自主建设工业设计团队;

委托产品设计创意;

OEM产品设计开发;

资源协作产品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