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工信局“三项举措”为行业安全护航
时间:2019-10-11 15:17 浏览量:

  市工信局从行业主管职责角度出发,在净化行业环境上下苦功、下真功,重点整治以下几个容易滋生黑恶土壤的方面,从源头上防止行业领域由“乱”到“黑”。 

  一是建立行业企业特殊处置机制。企业兼并重组、“僵尸企业”破产处置和行业关停退出涉及切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讨债事件,也容易滋生为黑恶势力为黑为恶的时机和场所。市工信局牵头负责多形式开展政策宣传,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开辟宣传专栏,对相关政策和成功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和政策解读,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企业破产重整,为推动企业破产重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多方面发挥基石作用,提前介入,对企业相关行为有效监督,避免内幕交易转移资产等违法违规操作,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及时化解冲突,加强突发事件处置,在债权人会议中加强警戒部署,维护安稳;注重职工妥善安置,鼓励实施兼并重组企业与被兼并重组企业职工协商解决劳动关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纠纷隐患问题。 

  二是建立行业企业隐患常态排查机制。市工信局负责的电力设施保护、油气长输管道保护、民爆、煤炭等行业也极易引发社会矛盾纠纷。电力设施保护方面,我市线树矛盾、线屋矛盾较为突出,电力线路安全隐患点多,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电力线路安全,如果不及时处置,必将引发诸多矛盾纠纷。2018年连续出现2起触电致人死亡的案例,作为电力行政主管部门,我局积极探索解决方式,通过行政执法、协调谈判、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置了社会矛盾纠纷和大量的安全隐患。开展专项斗争期间,还有效整治消除各类隐患586条;油气管道方面,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城市化速度较快等原因,我市陆上油气长输管道和建筑物之间的矛盾不断涌现,危及管道安全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8年开展专项斗争以来,我局多次组织县级相关部门和管道业主单位,与涉事群众(企业)积极协商,合理赔偿,已完成中海油LNG管道4项安全隐患整治,其中完成厂房占压4项、拆除占压物10000多平方核销涉及泉州市的4项中海油LNG管道隐患,中石化上报涉及我市的61项成品油管道隐患整治任务,目前已全部完成。年度未发生不良影响事件。 

  三、建立行业企业扫黑除恶责任机制。市工信局拟制下发《泉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经信领域涉黑涉恶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工作的通知》,在工信煤矿、电力、陆上油气长输管道、民爆物品、物流、经济运行、信访件等重点行业方面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工作。局领导挂钩驻片,包干负责,并成立了7个专项督导组,由单位领导带队深入各县级工信部门和企业进行线索排查和宣传教育,实现了13个县(市、区、管委会)工信部门、永春县煤管局排查率100%,机关、直属事业单位排查率100%,民爆企业排查率100%。市工信局还研究《市工信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举报奖励暂行规定》,并挂网,激发广大干部职工以及群众积极举报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行为的热情,与市公安、财政联合加强对涉企财政资金进行涉黑涉恶的排查,以进一步纯净行业环境,铲除黑恶滋生土壤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