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会上,企业展出“拳头”产品
昨日,“国潮泉州”工鞋工装专场对接会在晋江举办,推动我市工鞋工装生产企业对接省内医护、石化、电力、通信、交通、烟草等行业领域,扩大“国潮泉州”职业装区域品牌影响力,推动泉州职业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活动由省工信厅、省商务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指导,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国资委、晋江市人民政府主办。活动吸引了省内金融机构、央企、国企医护、石化、电力、通信等300余家企业单位参与对接活动。
□本报记者 黄文珍 通讯员 许金河 文/图
搭平台推介产品 全国买家签约泉州
现场,“国潮泉州”职业装采买竞赛颁奖仪式举办。我市26家在“国潮泉州”职业装采买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企业获表彰。
对接会上,我市6家工鞋工装企业登台推介“拳头”产品。MRO(工业品线上采购)单位、央企、国企等企业发布采购需求近10亿元。泉州职业装协同发展联盟分别与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6家国内知名的MRO平台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匹克、柒牌、七匹狼、海元医纺、名坊纺织、麦拿虹鞋业、五持恒、茂青体育等我市8家工鞋工装企业与山东高速、中国南方电网等22家采购方达成采购合同,现场签约金额超12亿元。
政企协力拓市场 做强泉州工鞋工装品牌
据了解,继今年2月28日首次举办“国潮泉州”制服工装推介对接活动后,此次对接会再一次聚焦工鞋工装产业版块。
“工装工鞋市场前景广阔,仍处在向上发展的态势。对接会通过政府搭台,给予了企业极大的引导和推动。”石狮市大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吴尔德告诉记者,第一步通过对接会,先打响企业知名度,努力把省内订单留在泉州;第二步走出去,通过寻求更多具备优势资源的平台支持,扩大泉州品牌覆盖面;第三步借力职业装产业联盟,抱团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
吴尔德坦言,尽管工装工鞋市场很大,但过去该类产品品质不好。“如今,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用品牌的概念做好工鞋工装,打造最美工装。根据企业文化、需求,设计属于企业自身的个性化工装工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努力、联盟助力,我们有信心在工装工鞋领域做大做强。”
“作为工业超市,企业生产维护、维修、运营中所需要的所有东西我们都有涉及,工装工鞋板块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板块。”震坤行工业超市(上海)有限公司招商总监杨露丹告诉记者,泉州鞋服产业链完整,企业发展成熟。对接会是一个很好的桥梁,期待有更多泉州工装工鞋企业能加入到平台中来,助力泉州企业走出去。“截至目前,泉州200家左右工业企业入驻平台。平台一年采购金额达百亿元,其中工装采购超亿元。”
对接会上,湖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汪泽幸博士,中服科创研究院研发总监、高级工程师徐丙顺分别分享了“我国职业装、工鞋发展现状与趋势”“小单快反赋能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
多项扶持政策
每年千万元助力产业发展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九届杭州亚运会,安踏、九牧王、361°、匹克等“泉州元素”闪耀亮相。泉州是国内最齐全的纺织鞋服产业链聚集地,一件服装、一双鞋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均可在泉州实现。作为“中国休闲服装名城”,我市拥有纺织鞋服企业1.3万多家,产值近7000亿元。制服、工装、校服、工鞋等职业装年产值达400亿元。其中,工鞋产值超过100亿元,培育了晋江市、泉州开发区为主的特种工鞋、普通工勤鞋生产基地;以台商投资区、惠安县为主的医护用鞋生产基地,涌现出安踏、匹克、华增、郎盟等一大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可为电力、石化、建筑、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提供专业的服务。
今年年初,我市先后出台扶持职业装发展十条措施、“国潮泉州”职业装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每年安排2300万元,支持职业装企业品牌培育、研发设计、拓展市场,通过专项支持、竞赛评比、专场推介、培育教育等政策措施,鼓励全市工装工鞋产业聚集资源、信息共享、协同创新、打造品牌。
今年1-8月份,泉州职业装产业产值同比增长超30%。今年以来,我市组织85家泉州职业装企业走进央企、国企、MRO平台,开展各类推介对接活动、拓展东南亚职业装海外市场,已与有关采购单位达成意向采购协议200多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